9月24日至30日,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实现了21.4%和42.1%的显著增长,这一涨幅已经符合了“技术性牛市”的标准,即市场普遍认为A股市场已经进入牛市。10月8日,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,A股市场开盘即接近涨停,创下了多项纪录,包括最快达到万亿交易额、最多股票涨停和指数最大单日涨幅等,但同时,市场对于这种快速上涨的担忧也在增加。
然而,10月9日,A股三大指数出现了震荡下跌,上证指数下跌6.62%,跌破3300点,这种下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。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还是新入市的股民,都不禁要问:这轮牛市是否已经结束?
同日中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,将于12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”的相关情况,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将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。在货币政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,市场对于财政政策的期待值很高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选择在此时发布这一消息,其时机选择引人深思。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基本面仍然较弱的情况下,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对于牛市的持续性至关重要。
中国股市此轮牛市的触发因素,无疑是美联储的降息周期以及国内政策的大幅调整。9月24日,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,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、降低贷款利率、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、设立股市支持工具等。紧接着在26日,政治局会议提出了“努力提振资本市场,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,打通社保、保险、理财等资金入市的障碍”等措施,这标志着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转变。这些措施不仅刺激了长期低迷的A股市场,也点燃了港股市场的反弹,外资投行也普遍看好。
资本市场的这一轮上涨,证明了选择资本市场作为切入点是非常正确的。但他同时提醒,美联储减少未来降息的预期,以及国内对股市快速上涨的担忧,都在影响着市场的预期。
发改委新闻发布会,即10月8日发改委召开的会议,该会议并未推出重大刺激政策,这打击了市场信心,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A股市场的暴跌。
未来几天可能是中国经济最为关键的时刻。如果中国经济失去了来之不易的增长势头,那么再次组织一场经济复苏的战役将会更加困难,市场对政府的信任也会受到影响。股市只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突破口,只有在整个经济战场上取得胜利,股市才能站稳脚跟,房地产和消费需求才能恢复,经济基本面才能根本好转,并为股市提供更坚实的支撑。
资本市场的上涨并非仅仅是为了短期利益,而是要形成一个更长期的上涨趋势。他强调,第一波的上涨非常重要,它彻底扭转了过去几年对中国经济、资产负债表、楼市和股市的悲观预期。他认为,下一步,资本市场、资产负债表和中国经济需要形成一个良性的正面循环。
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一步是宏观层面的逆周期调节,这主要涉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方向。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财政政策的方向都至关重要,未来的财政政策应该与货币政策和股市政策相配合,重点发展内需、提高效率,并强调“内需是中国最大的优势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政治局会议提出了“促消费”和“惠民生”相结合的政策方向,为即将出台的财政刺激政策提供了线索。这包括社保、社会兜底工程等,让失业人口或低收入人群敢于消费、愿意消费,这可能比直接给民众发钱更有效。
将短期经济和消费刺激与中长期改革结合起来至关重要,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充实。他认为,这是一种间接的发钱方式,与共同富裕的理念完全一致。中低收入群体的储蓄率较高,这表明他们可能缺乏社会保障的安全感,这也抑制了他们的消费。如果能够改善这一点,就能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。
显然,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,都需要与其他结构性改革相结合,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。从长远来看,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,宏观基本面的改善是股市长期上涨的基础,这也是市场的基本信念。对于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来说,现在是考验他们信念的时候。